鹭岛匠心铸丰碑,铁峰山下续华章 —厦门抽蓄满分答卷撬动南安百亿工程的战略解码 | |||||
| |||||
七年后再续前缘,如同星河重启,旧梦新织。8月11日,水电八局在福建省抽水蓄能领域实现“双响炮”,中标福建省南安抽水蓄能电站三洞一路筹建期工程。凭借厦门抽蓄项目的优质履约成果,乘胜追击再度拿下南安抽水蓄能电站三洞一路筹建期工程,一场仅有14公里的信任传递就此完成。从厦门汀溪水库之畔到南安东田群山之间,水电八局建设者们解锁了这座闽南大地上抽蓄明珠的“通关秘籍”,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行业传奇,这无疑是市场对水电八局的高度认可。 厦门抽蓄:攻坚克难树标杆,优质履约铸丰碑 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同安区汀溪镇汪前村,是福建省“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宛如一颗镶嵌在山水之间的“璀璨明珠”。这座总装机容量达140万千瓦的大型电站,采用4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上下库宛如一个聚宝盆,作为重要的“调节器”“稳压器”和“电力粮仓”,为福建电网中起着调峰、填谷、调相、调频及紧急事故备用的作用,主要服务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并作为厦门负荷中心的调峰兼保安电源。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吸纳31.27亿千瓦时低谷电量,提供23.45亿千瓦时高峰电量,节约发电标准煤约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多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场即市场。自2018年厦门抽蓄项目中标以来,水电八局高度重视,将其列为重点工程,也是水电八局首个承建了整座较为完整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汛期雨水多、环保要求高等诸多“硬骨头”,项目部团队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以“打造优质工程,树立行业标杆”为目标,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从蓝图到实景,最关键的一环在于起笔。这道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摆在案前,水电八局人起笔如起航,在云顶山上一笔一画细细勾勒出一座“绿电明珠”。 从连绵的山脉到抽蓄明珠的崛起,见证了云顶山上厦门抽蓄的蝶变。 技术创新筑履约硬支撑。在大坝填筑过程中,全力打造 “智慧电站数字大坝”,引入无人驾驶智能碾压技术,搭建大坝碾压智能控制系统和坝料压实质量智能检测技术。通过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堆石坝碾压无人驾驶和智能质量检测一体化,能够实时监控碾压参数,使大坝填筑数字化、可溯化,智慧工地管理的应用,让项目管理“如虎添翼”。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施工是重点和难点,也是引水系统进度控制的关键节点。在斜井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坚持技术创新,优化施工方案,严格落实各项技术保障措施。采用定向钻机+反井钻机法施工导井,利用MWD无线测斜仪对开挖全过程进行实时过程监控,勤测斜,及时纠偏。导孔贯通后,经测量计算,斜井的方位偏斜值为0.31m,计算偏斜率仅为3.45‰。 项目攻坚尽显履约担当。岩锚梁在浇筑中,按照“有章可循,执行从准,检查从严”的原则,对混凝土拌合生产运输、入仓振捣、温度控制和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协调,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使岩锚梁施工最终达到整体创建优质工程的标准。2020年11月20日,仅历时32天浇筑完成,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镜面效果”。项目团队坚持以质量为根本,以进度做基石,倒排节点工期,周密策划、科学部署,咬定发电目标不放松。电站从主体工程开工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仅用时47个月的“新速度”,比同级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周期缩短7个月,创造了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纪录;2024年7月,厦门电站提前半年实现全面投产发电,真正做到了“八局出品,必属精品”。 紧盯安全质量细耕“责任田”。项目部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施工部位分解为若干责任单元,实现“责任到人、管理到点”。亮点先行,样板引路。项目一开始就将“标准化、精细化”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高标准定位,高要求执行。成立了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现场施工进行质量管控,施工过程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坚持现场监督,严格要求各道工序按标准化操作流程作业,做到应检尽检,将质量管控落实落细。此外,采用奖惩安全管理模式,设立“安全积分超市”,以“积分小超市”保障“施工大安全”,动员全体员工主动找隐患,积极参加安全质量管理相关活动,大大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高举生态旗帜,共筑“绿色梦”。作为绿色清洁新能源的重要项目,“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厦门抽水蓄能电站肩负着“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产业,改善一方环境,惠及一方百姓”的时代使命。从进场以来,项目部就拟定高标准的环保规定,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各项环保要求,多次受到业主的表扬。爆破作业中,项目部牢固树立“一加强、两超前、三到位”的思路,通过精心准备、合理安排,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采用“一炮一设计”原则,最大限度避免对库区、山体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同时,项目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了11套污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污废水“零排放”,开挖边坡植草绿化比例达95%,水土流失率仅为允许值的32.47%。 党建引领,强基铸魂促生产。项目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催生巨大动力。深入推行“把支部建在工地上”的特色党建活动,按照“一个支部,一个品牌”的原则,打造特色抽蓄党建品牌。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承诺上墙”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施工一线安营扎寨、握拳发力;精心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开展“四个一”行动,一块块主题鲜明的党建文化墙把党建知识巧妙结合,构筑起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开展企地共建主题活动,拓展党建“朋友圈”,深度推进企地融合。 正是凭借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卓越的施工表现,获得业主方、监理等单位的肯定和高度赞誉。也是充分利用这一优质履约成果这张闪亮名片,不仅为水电八局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更为其再次中标南安抽水蓄能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誉保障和技术支撑。 南安抽蓄筹建期:双星耀闽,一场蓄能领域的“信任接力” 南安抽蓄筹建期的中标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前期,由福建福能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南安市能源工贸投资发展集团共同组建福建省东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观摩团先后到水电八局承建的厦门抽蓄、石台抽蓄现场,深切感受到了水电八局在抽水蓄能领域的强劲实力,项目上应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更是让他们赞叹不已,从先进的施工技术,到高效有序的项目管理,厦门抽水蓄能电站的优质履约,犹如一张耀眼的名片,为水电八局在抽水蓄能领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凭借在厦蓄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卓越的技术实力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公司再度脱颖而出,成功中标福建省南安抽水蓄能电站三洞一路筹建期工程。这不仅是对公司过往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待。 “从厦门抽蓄破土到收官,我陪了整整全程。那些日夜攻坚的画面还在眼前,如今南安抽蓄筹建期又中标,滚烫的激动涌上来。这是八局的荣光,也是我们奋斗的勋章,新征程,再出发!”项目总工程师王新龙说道。 福建南安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泉州南安市东田镇,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五五”重点实施项目。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将安装4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12.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4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8万吨,将承担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显著提升福建电网的调峰能力,优化电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利用。 承接南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后,水电八局将充分汲取厦蓄项目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南安项目自身特点,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以更高标准开启新征程。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力度,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洞室、道路开挖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施工能力,确保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除此之外,还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努力将南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成为生态环保的绿色工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现今,水电八局再次踏上闽南大地,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龚武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说:“有厦门抽蓄项目做榜样,咱必须干好,而且一定能干好。”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奇迹,有的只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坚持。“做项目没有困难是不可能得,而困难是用来克服的。”对于追光逐日的建设者们来说,肩扛企业赋予的重任,他们总能攻坚克难,力争完美,务实可靠。 深耕抽蓄领域,水电八局打造核心竞争力 连续中标厦门、南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充分展现了水电八局在抽水蓄能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独特优势。多年来,水电八局紧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布局抽水蓄能市场,在项目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此次接连中标,是公司抽水蓄能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未来,水电八局将继续深耕抽水蓄能领域,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努力打造更多精品工程,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持续助力。 如今的厦门抽水蓄能电站溪库相连、绿水环绕,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和希望已然变成了现实,南安抽蓄项目的开工号角也已在东田山麓响起,这不仅是两个工程的接力,更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的时代答卷。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新使命已落肩上,八局人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笔,以工匠精神为墨,再次书写闽南大地上“抽蓄明珠”新传奇。 | |||||
【打印】 【关闭】 |